藝術日常 Living is Art

飯碗 ︱ 既是日常用品又是藝術品 

 
I'm an image

說到開飯,飯碗當然是不可缺少的盛器! 不論是飯碗或其他餐具,坊間有著不同的材質,如塑膠、玻璃、陶瓷、亦有環保可重環再用的物料。  

今期藝術日常Living is Art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特色陶器「美濃燒」及修復餐具的日本技術金繼! 將飯碗等盛器不單成為日常用品,亦可作欣賞的藝術品。

 

美濃燒 仿如品嚐一幅畫

 

美濃,日本中部岐阜縣的一個小城市,那裡製造的陶器,統稱為美濃燒。它是一款在遠野製造的瓷器,這種傳統技術可追溯到 7 世紀,據目前日本的陶瓷器消費市場之中,大約有六成都是美濃燒,可說是相當具有代表性。1988年,美濃燒陶瓷器也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傳統工藝品。 

I'm an image

「美濃燒」樸實不花俏,色彩鮮明卻又簡單 ,而每一款陶瓷器的造型都不一樣,不少設計以花卉、植物為主,充滿著自然氣息。在製作上,燒製窯的溫度會達1240度,坯體所含金屬經充分氧化,因此金屬含量遠低於日本國家標準,加上使用無毒釉彩,美濃燒也十分符合現代環保綠色理念,產品質感亦非常細膩,極具藝術價值。

I'm an image
 
I'm an image

呈現新生命的金繼技術

 

金繼(Kintsugi),又稱金繕(Kintsukuroi),有「以金去修繕」的意思,是源自日本的修補技術。這技術的源起是15 世紀一位將軍,打破了一個他心愛的茶碗,有工匠以生漆,混合麵粉黏合破爛的陶瓷以作填縫,後來更會在縫合處上,加上繪漆,灑上金粉,「金繼」的技術由此誕生。

金繼修補當中的技藝是甚有要求,破爛的邊口要先平整,兩邊切口要對得準,然後會針對不同的破損器皿而用上不同的樹漆與金粉、銀粉或白金粉等物質,將醜陋裂縫變成一道道優美的金線,令修補的陶瓷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I'm an image
 

一頓飯,用上精緻的餐具,確實是味蕾跟視覺的雙重享受。而金繼技術當中除了需要超凡的技藝,也蘊藏著滿滿的心意,才能將破損成為美好,呈現新生命。然而,即使是平凡的飯碗,只要盛著一份暖飯,定必為飯碗添上溫度﹐也盛載家的味道和人情味,也能細嚐當中故事。

I'm an image

圖片來源: 鈴木太太loveiizakka、超灶Beyond Kitchen、chopstickssisters、LaVie

 
I'm an image

你也可參與藝術

 

機構社會服務部轄下之循理會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設有一系列的兒童及青年陶藝課程,教授不同手揑方法、各種陶泥成型、拉坯技巧、陶瓷上釉方法等。作品不限於雕塑、餐桌器皿: 杯、碗、碟、擺設,更鼓勵學員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個人創意風格。有興趣可致電2463 8876 向中心職員查詢。

返回主頁